2007年12月11日 星期二

也斯《城市筆記》(已售)

很早已聽到也斯的名字,對香港讀者來說實在不是陌生。我初次讀到也斯,大概是2003年前後由牛津出版社再版的幾本作品系列,包括《剪紙》、《島與大陸》、 《新果自然來》、《街巷人物》等。不過,我卻是被獨特的書度和裝幀設計吸引了,那時候初次留意陸智昌的名字。當時我從友人口中聽到《剪紙》之好,但因為其時我對台灣一位名叫洪通的已故畫家發生興趣,又碰巧《新果自然來》有一段是寫作者早年拜訪洪通的經過,那我便買下《新》一書。但或者我沒有耐性吧,除了關於洪通一文之外,大體對本書的感覺不太深刻。

到今年,我為了完成《大騎劫》漫畫的也斯部分,翻開了較早前林兄送給我的也斯《三魚集》 (田園書屋出版,1988),其中收錄了小說〈剪紙〉。一方面我這年踏入三十歲而對年歲日子比較敏感,二方面田園版《三魚集》比牛津版為更早版本而使我更 得戚(當然擁有更早的素葉版《剪紙》的人會比我更得戚),所以當我發現〈剪紙〉篇末寫著「完成於1977年4月」──即我出生的那年那月,我便非常熱切地 讀著它,並且發現,也斯的好。

因為〈剪紙〉是那麼有力,那麼澎湃,那麼劃時代,讓我對1977年以及那整整的時代發生很大的興趣,想知道更多那些年月更多的故事,更多的細節。所以,登登!這本1987年即〈剪紙〉寫後十年出版的《城市筆記》,應該可以滿足我和諸位對那十年的好奇心吧!

《城市筆記》就是城市筆記囉,記下吃一碗麵,看一場電影,塞一次車,書店開一次門,城中人的聚散種種。不過我最喜愛的是一系列描寫香港大小離島的記述,吉 澳、破邊洲、大澳、大水坑、竹篙灣等等。對收藏舊照片或淘舊照片集的朋友來說,一般最常見的就是港島的老照片,OK!港島為城中之權力中心,留下拍攝記錄留下歷史痕跡是理所當然,所以能找到更貼近百姓生活的新界老照片實在難能可貴,而也斯留下此等新界舊時的文字記述,實在應記一功。若將文字跟現今地圖拼在一起對照,確是令人倍感暢快的閱讀 經驗。

除了離島風光系列,更有年輕的也斯幾段旅遊隨筆,特別有篇作者跟N氏同遊日本京都的記述,實在令廣大的N氏粉絲雙眼發光。

(題外話:早前在此介紹的Canicola No.2No.4,陸續有讀者向我查詢,日前12月8日發現天后Kapok仍有售,請大家不要吝嗇腳力,去走走看。)

也斯《城市筆記》
出版:東大圖書公司
平裝‧15m x 21cm‧266頁
版次:1987年3月初版
ISBN:957-19-0679-4
狀況:二十年了,竟然仍然是新簇簇的樣子。而且我有兩本多出。
售價:HK$68

2007年9月22日 星期六

王司馬《牛仔38──做牛做馬》(已售)

小時候沒有甚麼零錢,足不出戶,也沒有閱讀漫畫的習慣。能夠接觸到的圖書,除了隔周來訪屋邨的流動圖書車外,就只有祖父家的書櫃。不過拜訪祖父家的頻率也甚 低,我的童年跟香港漫畫幾乎絕緣──除了《牛仔》。這是在祖父家書架我能讀懂的少數讀物,甚至不用識字,因為《牛仔》絕大部份漫畫沒有文字──看圖不用識 字,是小學生真正稱得上是消閒的消閒讀物!

如此隔了廿多年,回顧一下大環境即發現《牛仔》之與無倫比,試問哪裡再找到講父子關係、從香港尋常生活出發的四格小趣味?幾乎沒有。

如此隔了廿多年,再度重溫,我沒法想像小朋友會不會讀得明白箇中的趣味,譬如牛仔和父親的溫馨鬧劇,大概只有成年讀者才會覺得窩心溫暖,小朋友看牛仔的鬧劇 應該是不會笑的因為劇劇是要做出來才好笑而不是畫出來或讀出來。不過小朋友是最理想的讀者因為他們不會管他讀得明白不明白卻又埋頭讀,起碼小時候的我是這 樣吃掉一本又一本的《牛仔》。

又如此隔了廿多年,再度重溫,驚覺王司馬畫畫之咸濕,大家有沒有發現畫中經常出現的OL小姐的迷你裙有幾迷你?實在難以置信是裙腳短及大腿頂那麼迷你(而 能夠畫到不走光又真是更見畫功之高)。天啊,要是給今天淫審處評一評,就算不評為不雅也不會給它定性為兒童讀物吧?當然這是無聊玩笑。

如果說漫畫能反應時代,當然不只超短迷你裙。《牛仔》經常出現的主題還有捉垃圾蟲,和捉賊。早兩月《明周》有一欄翻舊《明周》的「明周開倉」就講到七十年代王司馬親身出席「清潔香港」宣傳活動,扮成垃圾蟲給兒子拳打腳踢的趣聞。如果王氏還在生,不知道他會否畫一系列的反吸煙漫畫──還是唱倒它畫一系列的反 反吸煙漫畫?想到這裡,不知道大眾為什麼沒有認定王司馬為政治漫畫家,難道唱反調才算是政治?漫畫的威力大概就在於讀者不用識字都讀得懂,難怪歷史上漫畫 家都是打壓的對象或潛在對象。不過扯得遠了,《牛仔》深入民心的當然是父子情和大眾生活的小趣味,大可以不必打政治的旗幟,一個時代的故事卻在坊間流傳。

這裡有一本初版的,是王氏逝世三年後博益的首次結集,總共41本。這是第38集。這套漫畫二十年來可能推出到第五版了。有時候好奇想知道版本之間有何不同,或者有天真的連OL超短迷你裙的畫面都會被剔走的話,有41本之多真是研究的好材料囉。

王司馬《牛仔38──做牛做馬》
出版:博益
平裝‧13.5m x 12.5cm‧132頁
版次:1986年9月初版
ISBN:962-17-0148-1
狀況:頁邊泛黃,書封右上角有摺痕
售價:HK$20

2007年8月11日 星期六

黎達達榮《動物園台灣出巡》

香港漫畫神經刀黎達達榮,五部早期作品《慢慢豬‧凸凸交》、《彈彈蝦‧高高甩》、《笑笑雞‧磨磨砂》、《得得意‧恐恐怖》、《中中值‧木積積》早成絕響。日漸追求貼近主流漫畫敘事風格的他,已少有像早期作品一樣進行漫畫的形式實驗,不過如果把一位漫畫家不斷創新的歷程來看,現在黎氏的所謂形式實驗不過是跳出紙張以外吧,漫畫出版就是出版,處處都可以變成作戰陣地。因為有這樣的「漸趨主流」的傾向,如果讀者打從兩年前的《龍虎門徒》才開始認識黎達達榮的話,應該會對那種「又不很主流、又不很另類」的狀態感到非常陌生。不過這個看法只限把「主流」和「另類」看成對立面的讀者方才生效,實質一切都在互相摻溶。所以黎達達榮把《動物園台灣出巡》看成他的首部「新曲加精選」,就是非常厲害的說法。

本書收錄以下七篇漫畫,其中收錄四篇處女作《慢慢豬‧凸凸交》的漫畫,讀者應可嗅出近年作品罕見的實驗味:

1. 〈煎釀三寶〉(原收於《各位同志晚安》,進念,1998);
2. 〈動物園〉(新作);
3. 〈開口死〉(原收於《慢慢豬‧凸凸交》,無印良本,1995);
4. 〈萬字夾〉(原收於《慢慢豬‧凸凸交》,無印良本,1995);
5. 〈開開心心〉(原收於《慢慢豬‧凸凸交》,無印良本,1995);
6. 〈噴嚏〉(原收於《慢慢豬‧凸凸交》,無印良本,1995);
7. 〈笑笑雞〉(即全本《笑笑雞‧磨磨砂》,原裝文化,1997)。

順帶一提,《慢》正是啟蒙我畫漫畫的漫畫囉!

《動物園台灣出巡》由於出版社結業,雖已在市面絕跡多時,但出版社一箱又一箱的書本回贈作者以支所欠的版稅,而一箱又一箱的書本又一直收在倉裡沒見光。黎近日翻出幾箱再找代理商重新發賣,又留了一箱給我處置,故先放在這裡以饕街坊。

《動物園台灣出巡》
作 者:黎達達榮

出版社:土狗雜誌社平裝‧15m x 21cm‧320頁
出版年:1999年3月
ISBN: 957-98004-4-8
狀況:全新
現售:HK$60 (原價NT280)

2007年7月26日 星期四

Amanda Vähämäki / Michelangelo Setola《Souvlaki Circus》(已售)

如果有留意Canicola網站或之前幾本《Canicola》選集,不難發現Amanda Vähämäki及Michalengelo Setola畫風何其相似,軟軟的鉛筆、軟軟的手勢、軟軟的造型、軟軟的故事,都是他們的。

書名"Souvlaki馬戲團",Souvlaki是希臘式快餐食品,像肉塊和蔬菜的串燒。在書裡被稱為馬戲團的地方,只是一所簡陋的小屋,Vähämäki說:"I thought this might be a nice name for a fast food restaurant."兩人畫動物實在都有一手,這本小書就是兩人畫動物的實驗習作,悠悠的烤著,又溫柔又驚心。拖車司機勞累死了騾子,野熊被獵人轟擊焚燒,蝨子騷擾嬰孩的私處,螞蟻快要攻佔鳥巢......

小書的可貴在於它成就也盛載微小的意念,不用大費周章而成書,當然兩位畫者的畫比胡撩出來的草圖更趨「完成」狀態,我們把《Souvlaki Circus》看成草圖印本也不壞,這樣更能貼近和感應畫者落筆的一剎那的靈光。不過在華文出版世界裡,小書一向被受冷落,一般讀者認為小書不夠「一本 書」的份量和重量,書店又不設小書陳列架。但是如果要鼓勵閱讀風氣,能放入袋口的小書固然有它的美好功用,日本的出版世界裡,袋裝小書多的是,君不見《紅 樓夢》譯本也可以袋裝形式印行,即可知經典之垂手可得、文學與藝術之平易近人矣。於是,只好怪自家設計力未夠水準,未能把書本縮小的同時不失美感。書店主若然慨嘆小書不好賣,不如先概嘆我們未能做出令人吃驚且欲罷不能的精緻之書。

而《Souvlaki Circus》不會令人失望的,版面出現的原稿紙毛邊,紙材盡現已是點睛之作;而且要知道,鉛筆作品在書籍製作上是有一定難度的,既要保持畫面有適切的光暗反差,又不失鉛筆痕跡細節,本書看起來雖然平實,但這些基本功卻沒有走漏眼。(不過是基本功而已,坊間卻有太多令人失望的例子。)

較早前在Kapok發售,未及寫到這blog卻已立即售罄,現在回到見面交收的原始方式,不過Kapok仍有《Canicola》No.4同步發售,不妨再去走走。

Amanda Vähämäki / Michelangelo Setola《Souvlaki Circus》
出版:作者出版
平裝‧10.4m x 15cm‧64頁‧幾隻意大利文字
出版年:2006
ISBN:沒有ISBN
狀況:全新
售價:HK$60

2007年7月12日 星期四

《Orang》No.6 -- 阿麥&Kapok同步發售

不知道香港有沒有楊學德死硬粉絲誓要把所有楊氏漫畫及插畫作品,從雜誌、報紙上統統剪存下來的習慣。如果沒有,就從今天開始吧!楊學德畫作見德國漫畫合集《Orang》第6期封面!

這幅大樹座擁城市、樹上有隻大烏鴉的畫作,其藍原子筆版本曾見去年夏季某期《明周》雜誌,當時《Orang》主編Sascha Hommer先生向我們邀稿,阿德因為很喜歡那藍原子筆大作,便打算從這幅圖畫出發,畫成一篇短篇漫畫。可惜意念懸在心中,卻苦無實踐的時間,結果只能繪出一個彩色版本,給《Orang》作封面。

《Orang》2004年起已創立,那時Sascha還不過是一名漢堡美術學校學生,他的老師是德國漫畫家Anke Feuchtenberger (我偶像!),Sascha在老師神推鬼撞下拉攏同校友伴及別的漢堡漫畫家,有老有嫩,結集出版了《Orang》。雖然說是學生統籌,但一出版即已遠遠超越學生水準。

《Orang》一期一期的辦下來,外界對漢堡漫畫壇愈加垂注,就是因為《Orang》的存在,大家才驚覺漢堡系老幼漫畫家雲集,像年資較深的漫畫家像Anke Feuchtenberger、Martin tom DieckAtak、Markus Huber等全都居於漢堡。這個比柏林小一些、人味濃一些的城市,藝術力量非同小可。

不過我覺得這期最佳一篇是芬蘭漫畫家Matti Halgelberg寫的一篇"Thoughts of Matti Hagelberg Take a Break"。一直風聞Halgelberg的漫畫極盡幽默,早已廣為芬蘭大眾熟悉,可是多以芬蘭文寫成,只能眼光光看著他用小刀一小劃一小劃在 scrap board割出的奇特風格,卻搔極唔笑。今回收在《Orang》No.6的"Thoughts of Matti Hagelberg" 他只寫故事,圖畫假手於一位名叫 Hans Nissen的人繪出,Nissen的極度控制的手勢和精密的構圖,以至套用的字體,都教人以為出自Halgelberg本人之手筆(我懷疑Nissen 根本就是Halgelberg的化名,讓我查查)。故事正正當當就講關於Matti Halgelberg的思想休息的時光,就是悶到拿起電話撥自己號碼然後極速掛線,掛線之快令電話真的接通了響了一下,可是提起聽筒對方已掛線了!笑爆, 這只是全篇的其中一個笑位,而且還不只故事上的笑位,還有更多人物趣緻的表情和動態,真抵死!

《Orang》No.6還有北京煙囪和台灣可樂王的作品,豈能錯過!今次除了阿麥書房外,天后Kapok也同時發售。Kapok也是靜靜的好地方,常有國際藝術家小展覽舉行,還有多種精緻來路產品、服飾、唱片、書籍等發售,在天后廟道惠康超市斜路上,逛逛該有新發現。

《Orang》No.6
作 者:Hok Tak Yeung 楊學德, Moki, Anke Feuchtenberger, Chihoi 智海, Klaas Neumann, Markus Lesmeister, Sascha Hommer, Verena Braun, Till Thomas, Matti Hagelberg / Hans Nissen, Stefano Ricci, Yan Cong 煙囪, Cola King 可樂王, James McShane, Arne Bellstorf.

出版社:Reprodukt
平裝‧21m x 24cm‧96頁‧德/英語對照
出版年:2006年冬
ISBN: 978-3-938511-80-0

現售:HK$120 (原價12euro)
售點:
1. 阿麥書房 (銅鑼灣恩平道52號2樓A,tel: 2808-0301)
2. 阿麥書房別館 (灣仔港灣道2號香港藝術中心地下A鋪,tel:3582-4840)
3. Kapok (天后皇龍道9號地下,tel:2549-9254)

《Canicola》No.2 (已售) & No.3 (待售)

數月前從外地帶回來的《Canicola》No.3及No.4受到熱烈歡迎,因為行李太重有一部份郵運回港,等了兩個多月,以為其中有一批書寄失了,豈料早幾天嚇然收到另一箱《Canicola》。

關於Canicola團隊前已吐了一番口水,可拉下參看。今次再帶來數本《Canicola》No.3,以及之前未曾運抵的No.2,漫畫家們幾期以來的連載作品,上次大家讀得沒頭沒尾,毫無興味,今次應可回頭追看。

預覽:第二期第三期

繼續在阿麥書房有售。

上月網主事忙,現總算浮上水面,稍後update更多新書。

《Canicola》No.2 &No.3
作者:Gipi, Giacomo Monti, Andrea Bruno, Edo Chieregato, Michelangelo Setola, Giacomo Nanni, Davide Catania, Alessandro Tota, Amanda Vähämäki
出版社:Canicola
平裝‧21.5m x 28.5cm‧80頁‧意/英文對照
出版年:2005/2006
ISBN:沒有ISBN
狀況:全新
售價:@ HK$110 (歐洲書價較貴,不過若到歐洲書店一看,就知道以圖像書來說這個價錢實在太平宜了!)

售賣地點:
1. 阿麥書房 (銅鑼灣恩平道52號2樓A室 / Tel: 2808 0301 / http://www.mackiestudy.com)
2. 阿麥書房別館 (灣仔港灣道2號香港藝術中心地下 /Tel:3582 4840 )
3. Kapok (天后皇龍道9號地下,tel:2549-9254)

2007年5月31日 星期四

我的書──廿九几出版分享會暨賣物會

若有留意廿九几動向,可能已經知道這個出版分享會,6月16日,時間愈來愈近啦!

分享會主要由廿九几成員分享過往出版經驗,希望可以給喜歡寫作並想出版作品的朋友借鏡,屆時還有近年積極支持獨立作者出版的老字號陳湘記負責人Jason Chan做嘉賓,該可指點迷津。

同場加設賣物會,售賣廿九几出版物,並有大量二手書籍以折扣價發售──小弟其實還有不少舊書未能好好地寫介紹post上來,大家不要走寶──及少量二手物品出售。

日期:2007616(星期六)
時間:
分享會3pm - 4pm/賣物會4pm - 6pm
地點︰香港灣仔軒尼斯道
365號富德樓十四樓 (是的,改了在十四樓,請留意)
名額︰
分享會30人(已額滿,謝謝支持)/賣物會不設限
主持︰廿九几成員

嘉賓︰陳湘記負責人Jason Chan

更多資料:廿九几網站

分享會30人名額已滿,謝謝支持。如有查詢,請電郵至29s.org@gmail.com

2007年5月26日 星期六

"Autobiobliophiles: Artists who make or use books" 展覽

Artist Books好像很難譯個正式的中文名稱,那是一種藝術家的書作品,手工製作,限量複製。最接近我們的語景可以稱作「手工書」,但一般被認為是「D.I.Y.」的生產總有點不夠水準的感覺。查實世上還有許多藝術家從事限量書生產的作業,要幾講究有幾講究。外地也有不少畫廊和專門書店積極舉辦這類書展覽。

今年火炭系友展 (指中大藝術系系友) 其中一個展覽名為"Autobiobliophiles: Artists who make or use books" 展出廿多位本地及國際藝術家書作品,很期待看參展朋友的作品,有的是日常筆記本、有的是flip-books、有的概念性的書作品等等,書癡必定要去。展覽詳情:Studio Bibliotheque網站

小弟十年前手工處女作《The Writer》,以及《默示錄》推出前曾限量製作的小書《Whisper》,亦為展覽作品之一。(順便賣廣告:《The Writer》正式印刷版本將於今年香港書展推出。)

"Autobibliophiles: Artists who make or use books" 展覽
參展藝術家:
Alexis HY, Ambrose ANG, Amy CHAU Cheuk-ying, Andrew GUTHRIE, AU Hoi Lam區凱琳, Chihoi智海, Darrell LIM, DUTTON & SWINDELLS, Embassy Projects, Heman CHONG, James R HOLDSWORTH, Jenny HOLZER, Joey LEUNG梁嘉賢, K AOKI, KONG Kee江康泉, Lilpinkdevil, MAI Ren-jie, Map Office, Michael C NICHOLSON, Michael LEE Hong Hwee, Reiko KISHIMOTO, Sabrina KOH, Shubigi RAO, Terence LIN, Tom PHILLIPS, Tozer PAK白雙全, Vertical Submarine, ZHENG Bo
策展人:
Michael LEE Hong Hwee
展期:27/5(日) - 3/6/2007(日)
開幕:27/5(日) 3:00pm
地點:Studio Bibliothèque
地址:
火炭工業村 黃竹洋街15-21號 華聯工業中心B座1812室
開放時間:
每日3:00 - 8:00pm
免費入場
查詢:9249-7199 / michael@farm.sg

2007年5月23日 星期三

鍾玲玲《解咒的人》(已售)

最近天地推出的黃念欣《晚期風格──香港女作家三論》談到鍾玲玲,雖然未曾拜讀,但先看鍾氏早期風格應可作參照之用。鍾玲玲散文產量甚豐亦極具水準,雖然近年行跡已非常低調,據說現只在某周刊專欄發表文字,但其實她早在第一屆中文文學雙年獎(1989-1990)已奪得散文組大獎。

讀《解咒的人》,有時候令我想起向田邦子,尤其是她寫父親的時候,當然向田爸爸跟鍾爸爸其實是幾近相反的人,前者暴跳如雷,後者默然無語。光看《解咒》寫關於父親過身的序言,我猶疑了很久要不要把這本書賣掉。人情世故寫得那麼細,我確曾嘗試用心記住因為對創作必定有用(蠻功利的),但就是因為灰暗陰鬱,要是把它常常拿在手邊參考,我就覺得自己沒法好好消化,除非把它甩掉、遺忘,才能真正的記在心裡。

抄一段封底簡介:鍾玲玲,淅江嘉興縣人,一九四八年生於衡陽,在香港接受教育,中學畢業後曾投身各類行業,從事編輯工作達十年之久,目前以寫作為生,作品包括詩/散文集《我的燦爛》、小說《愛人》、散文集《我不燦爛》等。

鍾玲玲《解咒的人》
出版社:小島綠葉出版社
裝幀:平裝‧10.5cm x 18.3cm‧180頁
出版年:
1989年1月初版
ISBN:沒有ISBN

狀況:85%新,封面內頁邊微黃,書頂邊呈灰跡,內頁潔白。

售價:HK$38

2007年5月8日 星期二

Amanda Vähämäki《The Bun Field》(Campo di Babà)(已售)

漫畫書來說,這是我的人生十大。目前是頭三甲。

作為一個受人崇敬的對象, Amanda Vähämäki實在太年輕了。

有些作品明明一眼望落去──尤其是視覺藝術是關乎眼睛的問題而不是思考的問題──毫無感染力、細讀發覺水準平平又不耐讀,創作者卻訴諸小聰明把作品說個龍飛鳳舞;相反有些作品難以理解而且難以轉述,它卻觸摸得到心靈最底的深處,達到搖撼人心的力量。《The Bun Field》 (Campo di Babà)屬於後者。套劉掬色老師的說法是,看畫像吃美食,好不好吃是吃進口就立即知道的。所謂大味不饒,意思即是最美味的東西味道不濃。

因此《The Bun Field》和它的詩意是沒法被轉述的,它只是一個夢般的沒有什麼故事的故事,卻接近內心底層的寧靜,企圖轉述的語言將會干擾它的寧靜。

而我是自私的;總覺得這樣的書不應拿它出來賣,最好的書應該送贈好友最多換餐飯便算。想買這本書的人請記念這份矛盾和歉意。而更自私的是,我又把幾本留著不賣。所以數量之少請珍而重之,建議買書之前先打書釘把整本讀完,覺得受到重重打擊的話才買下它。

繼續在阿麥書房發售,內頁預覽見這裡

Amanda Vähämäki《The Bun Field》(Campo di Babà)
出版社:Canicola
平裝‧15m x 21cm‧64頁‧意/英文對照
出版年:2005
ISBN:它沒有ISBN而存在於人間
狀況:全新
售價:HK$96

售賣地點:
1. 阿麥書房 (銅鑼灣恩平道52號2樓A室 / Tel: 2808 0301 / http://www.mackiestudy.com)
2. 阿麥書房別館 (灣仔港灣道2號香港藝術中心地下 /Tel:3582 4840 )

《Canicola》No.4

《Canicola》一年才出版一次,每次卻引來高度垂注,很大程度是因為2005年和2006年瑞士Fumetto漫畫節比賽中,兩屆大獎得主均是Canicola成員 (先是Amanda Vähämäki,後是Michelangeto Setola)。

或者大家都覺得「你玩晒啦!」般掃興了,而他們自己又覺得需要在《Canicola》內衍生更多對話和交流,於是自第三期起加入好友Gipi的作品,而在第四期更加入七位國際漫畫家作品,由原先的60至80頁左右增至192頁。這些「熱浪之友」多是他們走訪瑞士、法國、芬蘭等地的國際漫畫節時認識的。

其中值得留意的是北京漫畫家煙囪, 這位去年在廣州《城市畫報》訪問中被譽為八十年代生的「繪畫新達人」,最早被介紹到港台兩地可能是在歐陽應霽編著的《慢慢快活》裡。他日以作夜埋頭 畫漫畫的毅力是顯於他密麻麻的鉛筆線條上,人物上天堂下地獄看似驚天動地,但內心卻是純正無邪的。煙囪肯定在不久將來成為國內漫畫壇的頭號旗手。

假如《Canicola》的挑選準則是畫風上的和書寫上表現的詩意和詩意的水準,那Jesse Moynihan的"Untitled"一定是首選:懸在牆上的焚燒馬,「我」拔槍射向飛脫的倒影的「我」,與魔鬼摔跤,大象把「我」吞掉然後破牆而出,空間跳接不住,意象的變形再變形,技驚四座到張口結舌。

佳作不只這兩篇,只是要講就講到口水乾,此外還有主人家座席的Canicola原班人馬,不會令人失望。整本集子的火力太強太集中了,今年初在法國安古蘭漫畫節贏得Best Alternative Comic大獎。

其實不想讓人知道《Canicola》No.4也收錄了小弟的拙作,畢竟只是叨光而已;但卻想告訴大家,收錄在這本集子的拙作 "the sea",是我兩三年來畫過最喜歡也最滿意的一篇作品,並且希望能發展成長篇故事。

繼續在阿麥書房發售,這個數量多少少,但數量仍然有限囉,售完即止。

目錄及預覽
Bart Beaty的書評

《Canicola》No.4
作 者:Marko Turunen, Chihoi, Giacomo Nanni, Gregor Wiggert, Anders Nilsen, Davide Catania, Alessandro Tota, Edo Chieregato / Michelangelo Setola, Giacomo Monti, Andrea Bruno, Jesse Moynihan,
Amanda Vähämäki, Yan Cong
出版社:Canicola
平裝‧11.6m x 18.3cm‧192頁‧意/英文對照
出版年:2006年秋
ISBN: 我仍然不明白為什麼他們仍未弄出個ISBN或ISSN來...
狀況:全新,封底上下邊緣有印刷廠裁切失誤的披口,故減價發售
現售:@HK$168 (原價18euro)

售賣地點:
1. 阿麥書房 (銅鑼灣恩平道52號2樓A室 / Tel: 2808 0301 / http://www.mackiestudy.com)
2. 阿麥書房別館 (灣仔港灣道2號香港藝術中心地下 /Tel:3582 4840 )
3
. Kapok (天后皇龍道9號地下,tel:2549-9254)

《Canicola》No.3

不厭其煩地,再三提起Canicola。不厭其煩地愛他們。不厭其煩地告訴別人,這團來自意大利波隆的隊伍是當今世界漫畫最重要的隊伍。

三年前,在波隆美術學院執教的Edo Chieregato教授,以及漫畫家Andrea Bruno號召幾位居於波隆的年輕漫畫家和美院學生,組成Canicola,甫推出《Canicola》合集即見其風格編選之嚴格,這是關乎繪畫與書寫美學的實踐與突 破。

不厭其煩地反覆閱讀,及抄引他們這段驚心動魄的關於畫漫畫的statement:

"Throw your eyes into the sea like a buoy. Narrating stories to make things endless, to stop the sadness. Tell a story with silence, with ambiguity, with emptiness. Telling a story the hard way, if necessary. Narrating the necessary, if possible. Incline emotions through action. Squeeze the drawings, dominate the errors, question sincerity and have a conversation with uncertainty. Demand attention, discover what is barely perceptible. Destroy the crosswords, cancel all its numbers and just stare at the blank squares. Gaze the black and white and put them into a portrait. Your eyes into the sea like fishing hooks, deep in the water. Observe what is real, tell a story. Stories like bodies, tales like buoys, narration like hiccups. Language like clothes, sign seen as a voice. Conversations in a magazine. A chess-like magazine, divided by affinities and contrasts. A tiny magazine with the desire to grow. Even number-wise. We have opened up a bit in this issue, pulling our chairs closer together and making room for Gian Alfonso. A good angel for us, a great narrator, one that we love to listen. One that never annoys us. Even when he is singing. This is how we would like to open up each time. Because it's in our nature. Because you can move around by areas but also following simple feelings. We would love to host other artists in the future. We don't have any plan yet. We feel cold. An apartment building magazine."
-- Edo Chieregato寫於《Canicola》No.3

在這裡發現幾位以前從不認識但喜歡得不得了的漫畫家。Giacomo Monti那含蓄、近乎沒自信的筆觸,跟他描寫的入微的人際關係來得配絕,Monti本人在酒吧打工,晚上見盡麻甩佬百態,他對步入中年的恐懼也寫進漫畫裡;Andrea Bruno的戰爭故事,並非提供官能刺激的格鬥,看他以撕裂般的黑色塊呈現的現實,冷酷又抽離的觀感也是作戰中人的心理描述;Edo Chieregato編寫、Michelangelo Setola繪畫的單親父子故事,從《Canicola》第一期起連載,寫的不單是父子的隔膜,也是剛步入青春期男生的憂郁的思惑;還有我的最愛 Amanda Vähämäki的"Stamp thieves",很難想像那麼溫順的小小人物如何在污煙瘴氣的世界裡謀個小差存活,Vähämäki畫筆下的寧靜和純粹是無人能及的,我一直相信,而且虔誠地崇拜著。

因為從旅程裡扛了一批書回來,沒辦法逐次交收,於是放在阿麥書房寄售。再說一遍:書最好是在書店賣的。又因為扛來的書太多,其中一批郵寄回來,可是郵遞失誤,有部份《Canicola》第三期、以及原本想一氣寄售的第二期至今仍然不見影蹤。本來也想多找一個地點寄售,可是數量不夠了,就去阿麥吧。

這次不設網上留書了,請大家向書店垂 詢 (聯絡方法見下),相信《Canicola》定能滿足大家飢餓的眼睛。順帶一提:內文附英文翻譯對照。數量極有限,售完即止。

《Canicola》No.3目錄及預覽

部份故事網上版本可在Electrocomics.com下載:
Edo Chieregato / Michelangelo Setola: "Monkey Tree"
Giacomo Monti: "Marco"
Andrea Bruno: "Rifles -- Boys at war"

《Canicola》No.3
作者:Gipi, Giacomo Monti, Andrea Bruno, Edo Chieregato, Michelangelo Setola, Giacomo Nanni, Davide Catania, Alessandro Tota, Amanda Vähämäki
出版社:Canicola
平裝‧21.5m x 28.5cm‧80頁‧意/英文對照
出版年:2006
ISBN:不要在線上書店找了,它沒有ISBN
狀況:全新
售價:@ HK$110 (歐洲書價較貴,不過若到歐洲書店一看,就知道以圖像書來說這個價錢實在太平宜了!)

售賣地點:
1. 阿麥書房 (銅鑼灣恩平道52號2樓A室 / Tel: 2808 0301 / http://www.mackiestudy.com)
2. 阿麥書房別館 (灣仔港灣道2號香港藝術中心地下 /Tel:3582 4840 )

2007年4月12日 星期四

邁克《艷遇》(已售)

這本封面沒有書名也沒有作者名的小書,轉過書脊才見書名作者名,就像那本早三年「大本營」出版的《影印本》一樣封面只有圖像。我猜是因為大出版社出版,怕讀者走漏眼,又怕讀者嫌圖像模糊不清像印刷差錯,方才加上書帶寫上「邁克的艷遇」共五字。

2004年三聯的《姹紫嫣紅開遍 : 良辰美景仙鳳鳴》和牛津的《怎知春色如許:白雪仙珍藏相簿》都由邁克所編,其時我除了驚訝「怎知春色如許」書名起得相當之好以及陸智昌裝幀設計之美(《姹》是否由孫浚良來做?)以外,沒有太大感受,恕我太後生了跟前輩藝人有代溝。

可是讀了邁克《艷遇》過後,應該可以肯定他是編輯《姹》和《怎》的最佳人選。戲劇也好、舞蹈也好、電影也好、流行曲也好,新時代的舊時代的,本地的國內的國外的,他的閱歷實在廣博。《艷遇》裡他寫在機場遇著當年剛在威尼斯影展奪獎的侯孝賢,談他的從容地執著;寫偉大的幕後代唱靜婷的聲音比那些名主唱的名字更耐久;又或者翻聽二三十年代時代曲寫那份現在聽來也覺得太放任的艷情....等等等等。聽一支歌看一場戲,都是美麗的巧遇。記憶迷濛走馬看花匆匆掠過,封面的意象竟然那麼精細準確。

有時感覺讀邁克像吃香口膠,慢慢咀嚼又彈牙又耐吃,可是技巧圓熟的程度讀多了會給那種旁敲側擊轉昏了頭腦。倒是早期散文還看到平素一些的文風,套他自己的說法就是「寫得不太好,但是真心的」。

早期邁克文集,現在坊間不那麼難找到的相信也包括這一本,細心地找二樓書店(例如樂文和阿麥)可能會碰上好運,而且還有經常性的折扣。書最好是在書店買的,所以我把我手上這本定為原價,真的找過又找不到的話就找我吧。

邁克《艷遇》
出版社:博益
平裝‧11.6m x 18.3cm‧192頁
出版年:1996年2月
ISBN: 962-17-1541-5
狀況:八成幾新,內頁邊緣開始泛黃
現售:HK$48

2007年4月5日 星期四

陳映真《唐倩的喜劇》(已售)

再來一次「中國新文學叢書」系列,其中還有這本陳映真《唐倩的喜劇》,其中包括〈鄉村的教師〉、〈那麼衰老的眼淚〉、〈纍纍〉、〈將軍族〉、〈兀自照耀著的太陽〉、〈唐倩的喜劇〉、〈上班族的一日〉及〈第一件差事〉八篇小說。

在文革後出版氣候勃發時期出現的這系列叢書,陳映真以其曾在68-75年間因「為共產黨宣傳」等罪名被台灣政府監禁的背景,在當時相對自由的香港出版商的角度而言或者是不錯的賣點。而陳氏跟香港出版確也有一點淵源(見下葉輝連結)。不過大概兩年前謝立文在一次關於《菠蘿油王子》的訪問(訪者是湯幀兆)中如此談到陳映真:

「湯:如果屬文字上的作家,你喜歡哪一人?

謝:我的選擇是陳映真,很多人誤會了他的政治背景傾向,其實他的文學成就絕非在乎此,只要一看他早期較為蒼白的小說便可一清二楚。就算去到《將軍族》,其中涉及的外省人問題,但閱讀後最難忘的仍是人物的多愁善感,而非他的政治意見。我相信人一定有兩面,甚至會被自己所欺騙。情況有點像魯迅,他的政論雜文對文學成就來說毫無建樹,反而在《野草》中的詩意卻溢於行間。當年我作為一個香港中學生,又怎會對陳映真所描述的台灣政治問題有任何認識,所以他吸引我的正正是其中的文學手法,反而其他的鄉土派作家就惹不起我的注目。」

而這部集子裡正好輯錄陳氏早年小說,發表於六十至七十年代末《現代文學》、《筆匯》、《文學季刊》、《雄獅美術》等作品。

我對陳氏作品認識不深,印象深刻倒是2001年洪範推出六冊陳映真文集那素雅的裝幀,當時在書店工作的我雖然很怕封面沒上啞膠的書因為易髒,但就第一次認識到「紙感」這回事(抱歉我往往依外表接觸/判斷文學書),不過這是題外話了。繼續找些資料吧──

葉輝:陳氏第一本書是在香港出版的
《香港文學》2004年3月號:陳映真年表
長憲:陳映真筆下的嘲諷與批判
張毓如:慘綠與蒼白之間


陳映真《唐倩的喜劇》
出版社:香港文學研究社
平裝‧13.8m x 20.3cm‧144頁
出版年:1981年
ISBN: 太多好書沒有ISBN了!
狀況:95%新,封面底內頁下方邊緣少許泛黃
現售:HK$50

2007年3月26日 星期一

徐昌霖《春夢》

找找徐昌霖的資料:他四十年代起在國內當戲劇和電影導演及編劇,產量頗多,創作年表參見這處。還有別的八卦舊聞關於徐氏第一、第二任妻子後裔分徐氏遺產的訴訟,不過無謂連結了。

比較為人認識的人劉以鬯先生四十年代辦「懷正文化社」出版社時,收留過他很欣賞的、但生活拮据的作家姚雪垠先生在他出版社住宿。而正好是徐昌霖介紹他給劉認識的。

這是1947年的代表作《天堂春夢》的電影文本,寫一位工程師在抗戰結束時帶著妻兒從鄉下出上海找生計,但終悲劇收場的故事,有一部份也是作者親身經歷。先在報章連載,後由懷正文化社印成單行本,同時又給拍成電影。據說電影好評如潮,不過演員和書一樣都熬不過文革。這本《春夢》收錄這個電影文本,以及別的小說、劇作、雜文,1980年出版。對了,八十年代初出版特別蓬勃......。

不過厲害的還是這個由劉以鬯主編的「中國新文學叢書」系列,數算一下,系列中還有楊絳《倒影集》、西西《交河》(其中收錄我們這代耳熟能詳的中文教科散文〈店鋪〉!)、也斯《山水人物》、唐弢《文章修養》等大家於八十年代的作品。若然閣下一直追藏這系列的出品,徐的《春夢》定可填補你書架之空虛,或把書架擠得更爆。

徐昌霖《春夢》
出版社:香港文學研究社
平裝‧13.8m x 20.3cm‧144頁
出版年:1980年
ISBN: 太多好書沒有ISBN了!
狀況:品相不錯,封底內頁邊緣泛黃
現售:HK$38

2007年3月13日 星期二

村上春樹《夜之蜘蛛猴》博益精裝(已售)

家居陳設有品味但書架沒好書是不對的,文字寫得很好但裝幀俗不可耐也是不對的。因為審美和品格都是整個人的問題。

所以見到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的香港版台灣版又比日文版醜得那麼多,大家一定慨嘆無良出版社利字為先的態度令基本的品質要求都犧牲掉了。回頭一看博益上一次令人一見難忘的德行怕且可以追溯到11年前的這本《夜之蜘蛛猴》──

硬皮精裝,四色印刷,安西水丸的插畫簡潔趣緻,色差強烈帶來的效果跟村上多篇怪誕短章配合得宜。而且還套上外盒,盒上畫了一個九十年代初潮流少女的肖像,真係好有時代風味囉!既然有個外盒套著,內頁沒有怎麼氧化,保持原初的米白色。係博益沒有辜負作者之巧作。

村上春樹《夜之蜘蛛猴》
譯者:賴明珠
出版社:博益
精裝‧15cm x 21.5cm‧176頁
出版年:1996年4月
ISBN: 962-17-1566-0
狀況:九成新,書末夾有原書主於商務的購物單,外盒有少量污漬
現售:HK$55

2007年3月9日 星期五

平野嘉彥《卡夫卡──身體的位相》(已售)

卡夫卡讀者不能錯過的一本。

曾 寫過另一部名為《布拉格的世紀末──卡夫卡與語言的工匠們》的平野嘉彥,本書開始即從19世紀末布拉格城市規劃看卡夫卡筆下場景的佈局,繼而從卡夫卡酷愛 的奧地利詩人霍夫斯曼塔爾的作品看卡夫卡如何處理筆下的「小動物」,從卡夫卡白天在勞工意外保險公司工作所寫的法律文件看卡夫卡怎麼理解小說裡關於法律的 篇章,從不擁有土地的猶太人族群看同樣不曾擁有土地的土地測量員等等等等......

或者我說得簡化了,看看書的目錄該會發現作者的切入點甚有挑戰性:

序章:作為空白的中心
-- 布拉格的猶太人
-- "同化"的閱歷
第一章:顯現的自然
-- 世紀末
-- 符號化的生命
-- 排除與妄想
第二章:兒子們
-- 父親、未婚妻、朋友
-- 通信與交通
-- 猶太復國主義
第三章:小動物
-- 不安的夢
-- 啟蒙的反論
-- "無法把捉的"存在
第四章:肉食與音樂
-- 走向"不知名的食物"
-- 遊牧民的傳說
-- 與眾不同的音樂家
第五章:報告書
-- 官吏的位相
-- 無限分割
-- 反轉的理想國
第六章:在法律和規定的夾縫中
-- 齟齬的修辭法
-- 被遺棄的場所
-- 各種各樣的機器
第七章:測量語言
-- "城堡"或媒體系統
-- "迂迴的範疇
-- "永恆的土地測量員"
終章:死後的卡夫卡
-- 各種各樣的見解 (班雅明、布朗肖、卡內蒂、德勒茲/伽塔利、德里達)
-- 結束語
附錄:卡夫卡簡略年譜、主要著作提要、關鍵術語解說、讀書嚮導
後記、索引、譯者後記

平野嘉彥《卡夫卡──身體的位相》
譯者:劉文柱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平裝‧14cm x 18.5cm‧258頁
2002年1月初版一刷
ISBN: 7-5434-4548-4
狀況:九成新

現售:HK$15

2007年3月5日 星期一

楊柳風《荒謬的愛情》(已讓出)

原先並不認識這位作家。都過身了。搜尋下得知他的作品曾收在幾部五十年代小說選集。楊柳風本名卓琳清,其他筆名還有容穎、東方珠、聞一知、周天徹等。

一讀之下感覺回到粵語長片的黑白分明的世界,斯斯文文的,就是闖了禍也覺得態度溫文持重那樣子,不過可能只是書的陳舊感給我的錯覺(像看舊電視片的雪花)。

本書收錄三個荒謬的愛情小說,頗具時代感。〈魔鬼的傑作〉的OL小姐在啟德機場跟她的老闆情人分手後一直守候著他,後在九龍塘一所豪宅舉行的派對裡結識了一位富貴的年輕人,而這個年輕人......;〈五分之一〉寫一個的男人把愛情分成五份,分給妻子、表妹、上司的姨太太、秘書和許多女朋友;〈幽會〉的闊先生背著闊太外面偷吃,在賭場結識一位已婚的神秘女人,而這位神秘女人的丈夫卻......。

關於楊柳風,《作家》第十五期有一篇頗有參考價值的側寫。

楊氏寫作外亦寫畫、做篆刻等創作。本書封面插畫的筆法很吸引,署名不確定是誰,疑是作者本人手筆。

我手上有這本多出來。由於時代久遠而變得珍貴(中央圖書館開幕時怕且就是展出這時期的出版了),本書不再是價錢的問題,只希望能落在有心朋友手上,請我吃飯及/或以好書交換就可以了。有興趣請電郵至chihoii a t yahoo dot com

楊柳風《荒謬的愛情》出版社:晨風出版社
裝幀:平裝‧12.5cm x 17.3cm‧100頁
出版年:
1956年1月
狀況:書頁泛黃,
書脊曾經復修處理,封面左下角有摺痕,但封面內對應位置亦經復修糊平(手工真不錯)
售價:N/A

2007年3月2日 星期五

歐陽應霽《我的天》日文版 (我的天 ヨコの巻 ) (已售)



好吧,人們愛說日本書精緻到不能,書貴都值得。所以雖然這本日文版仍是由歐陽的香港人好友孫浚良先生設計,我們仍然甘心相信,日本的造紙技術是非常高超的,紙張能捱上整百年並不出奇。

所以如果你家裡擁有九十年代香港出版的《我的天》商台初版,不能不承認原版已經變得又黃又殘破了。有見及此,假若幾十年後你的乖孫子女想要讀歐陽應霽早期作品──你知他的早期漫畫作品是後期任何一部作品皆沒法媲美的尖銳潑辣、直率而不兜兜轉轉──的話,恐怕你只能給他們讀日本版了!(況且你已經找不到香港原版了)

然後你開始懷疑:「我不懂日文,怎麼教乖孫讀日文啊?」你錯了,這個版本是中、英、日三語對照的。一本書的價錢抵上三重閱讀的樂趣,哪有這麼大的蛤乸隨街跳?

《我的天 ヨコの巻》
譯者:志摩千歲
出版社:産業編集センター
平裝‧15cm x 21cm‧160頁
2002年2月15日初版一刷
ISBN: 4-916199-36-7
狀況:
書外套左上角有經翻揭的少許磨損,內頁完好
現售:HK$55

2007年3月1日 星期四

文學和文學家的故事(第二集)(已售)

本書收入三篇文章我覺得很好:

一、張文元〈漫畫紀程憶港九〉,憶述五十年代初南來漫畫家──諸如廖冰兄、方成、米谷等──在香港聚腳,組織「人間畫會」,及在其時《文匯報》、《華商報》、《星期報》等盤地發表的掌故。

二、 紀輝〈三十年來香港文壇的發展〉一文嘗試歸納四十至七十年代的香港文學發展:「四十年代的移植期、五十年代的哀吟期、六十年代的歐化期、七十年代的成長 期」,由早期《大公報》、《星島日報》的文藝副刊,到美國經濟間接支援下的《人人文學》、《兒童樂園》、《中國學生周報》等,到後來的《羅盤》、《八方》 等等雜誌的興起,順序梳理,是不錯的香港文學史入門。

三、楊絳〈幹校六記〉,首在1981年4月《廣角鏡》期刊發表,引起廣大關注,後於台灣《聯合報》及菲律賓《世界日報》轉載。本文疑是首次在書裡結集之版本。


目錄:
錢鍾書「小引」
楊絳〈幹校六記〉(附戴天〈讀楊絳新作〉)
孫峻青〈神秘綁架之謎〉
張恨水〈我的創作和生活〉
紀輝〈漫畫紀程憶港九〉
楊玉〈戴望舒在香港主編的兩個日報副刊──"文藝週刊"和"日曜文藝"〉
楊玉〈關於谷柳《蝦球傳》〉
張文元〈漫畫紀程憶港九〉
錢歌川〈老友會晤記〉

廣角鏡出版社出版
平裝‧10.3cm x 18.3cm‧194頁
1981年11月初版
ISBN: 962-226-013-6
狀況:普通發黃,但翻揭仍

現售:HK$35

2007年2月15日 星期四

交收方法

請原諒我並非專業書販,腿力所及,只能在九鐵太和至尖東沿線各站,及地鐵旺角、尖沙咀、灣仔或銅鑼灣站交收。當然如果你是我朋友又順道過來灣仔的話,就上來廿九几歇歇腳吧,我可以為你煲水泡茶,讓你靜靜看書。

郵寄是沒問題的,不過這可是信心的考驗了:首先不能按錯鍵存錯戶口,又拜託郵差順利送遞,這些都不是我人格可以擔保的。至於海外訂購,既然只是錢的問題,所以就不是問題了,Paypal是最方便的,即使沒有Paypal戶口也行。這些不如電郵裡詳談吧:chihoii a t yahoo dot com

2007年2月8日 星期四

我為什麼賣書

老生常談是好書太多,時間太少,買書太快,讀書太慢。因此想到書還活著,它的生命需要一種循環,始終它生來就渴望被人翻開來讀。

這裡有的是新近的出版,有的是二手,有的是給擱在書店裡很久而變舊但還是沒被人瞄過的新書;有的已在香港絕跡多時但從旅程中僥倖撿回來,有的並非本地出版而在香港沒有什麼門路可以找到;有的是我不慎買了重複的,或友人送給我重複的,有的是我太喜歡了於是多買幾本待著,有的是我不太熱衷但相信有人會非常重視,諸如此類,都是我把書放在這裡寄賣的藉口。

但願並非炒賣,這裡的書都是我盡量讀過的,所以自然包括一些自己和朋友的出版;也因為我要盡量閱讀,請不要介意網站更新得比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