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4日 星期五
劉智鵬《香港早期華人菁英》
呢本勁好睇,劉智鵩《香港早期華人菁英》,輯自《AM730》「香港人香港史」的專欄文章,講香港 開埠至辛亥革命時期的華人精英人物。起初主要講富商感覺平平,彷彿都是英人/殖民買辦而已,後面講到辛亥革命,特別是幾個在中興會內外的神奇人物,行醫辦 學辦報搞軍訓,將前述的商賈和他們後代作革命支援的事跡貫穿起來,真係讀到眼瓊瓊。還有幾個嗡得出的街名幾號地址,前面扮鋪頭後面係基地,要說保育從此有 根有據;每章都有人物照片肖像,很好的視覺參考。
Check it out:
http://www.chunghwabook.com.hk/9789888104963/
2014年1月11日 星期六
(寫得不太好的)舊文重登5
末日微光 -- Amanda Vähämäki《Cani Selvaggi》
Canicola, Italy, 2013
2013年底,末日思潮仍未退卻。芬蘭漫畫家Amanda Vähämäki 新作《野狗》(Cani Selvaggi)裡面,舊文明毀滅後,剩下只有小孩與老人,新世界在小島上一間簡陋的士多重新開始。士多由一位小女孩打點,賣些雪糕零食、咖啡茶水,老人家常來打躉。店裡的母貓,生了一窩小貓不久,有天卻被島上野狗咬死了,小店主得悉後病了一場;她病癒後出門巡視,點算島上的狗隻,叫喊一隻一隻野狗的名字﹣﹣原來野狗都是她放養的,因為她不忍放棄任何生命,即使狗的野性或會傷害別的生命。世界雖然毀滅了,重生的小島卻是生機處處,這可算是作者卑微的寄望。
Vähämäki 擅寫人性的善,細微細眼處發出微光,不講大道理,「愛與善」無需以「恨與惡」做對照。讀她的漫畫,彷彿回到童年時看卡通片的純真世界,情感深刻,但不落俗套,是一點一滴蒸餾出來的真。她畫動物特別有一手,筆法溫柔,動物充滿靈性,表現出人類難以表達的感情,世界因而豐富了。她的漫畫多以鉛筆繪畫,污漬盡現,卻能營造深邃的氣氛,自成一格。這位八十後漫畫家,高中後離開家鄉到意大利波隆藝術學院唸書,巧遇剛組成團的Canicola,此後陸續發表漫畫作品。Canicola是當代歐洲獨立漫畫不可或缺的一隊精銳部隊,稍後有機會再作介紹。
* * * * *
香港精神寄託 -- 王司馬《牛仔 30 - 笑口常開》
博益,香港,1986
幼時家貧,無閒錢買書,除了屋邨隔週停泊的公共圖書車,就只有過時過節到祖父家,才有課外書看。看王司馬的《牛仔》,只有圖沒有字,似懂不懂,但是看得不亦樂乎。今年「牛仔」誕生四十週年,同時也是漫畫家逝世三十週年,月前在王氏的家鄉澳門有紀念展覽,明年在港亦有相關展出,如今重讀這家傳戶曉的經典,別有一番滋味。《牛仔》所繪畫的1970至80年代的香港,小偷或拐子佬常常出沒,多少反映社會情況;女性造型性感嫵媚,迷你裙極短,可以想像當年思想開放程度;契爺喜愛玩Hi-fi,是音響發燒友,也許當年生活不乏小情小趣。有一篇特別深刻:牛仔路過一攤小販檔,一家人擺賣,第一格只有地攤,第二格漸進有太陽傘,第三格變了稍有規模的檔口,第四格變成有招牌的店鋪,而畫題是「克勤克儉」﹣﹣從前小販白手興家的故事,是香港很多家庭的寫照,反觀今天小販受諸多打壓,低下層很難靠努力爬上去。漫畫裡描繪尋常微小事情,經過年月洗禮,變成了有力的控訴。
我成長於1980年代,看的正是博益出版社80年代的版本,四四方方的袖珍裝非常方便,簡簡單單黑白線條,滿有書本的質感。更早的版本有報攤發售的單行本,可惜今已難尋。博益倒閉後,亦有天地圖書的版本,可惜開度、設計與色感皆欠奉,有大好作品被糟蹋了之感,難怪今天看書的人愈來愈少。
(原載於「動漫基地」網站,2013年12月。)
(寫得不好的)舊文重登 4
香港經典再讀﹣﹣楊學德《錦鏽藍田》
自資出版,香港,2002
《錦鏽藍田》描繪1979年夏天某日,藍田屋邨裡的眾生相。它並無突出的主角或故事主軸,全由屋邨裡的「咖哩啡」擔大旗,小人物小故事共治一爐。遠方背景正在開山闢石,市面同時懸掛米字旗、青天白日旗和五星旗,地鐵還未開來,巴士無冷氣亦無電視;鏡頭拉近一點,波地爛仔撩事生非,大排檔爺爺講潮語,打機同學懶理學校鐘聲,落難香港的鄉親,只要「麥提莎」不喜「麥麗素」的胖子,丟失美國士兵玩具的小孩,萬家晾衫竹掛起萬國旗﹣﹣庶民生活圖景巨細無遺,實在沒法盡錄。楊學德回憶中的世界,色彩何其烈艷,晚上一場風暴彷彿吹走了一整個時代,繼而屋邨清拆,冰冷的高樓和暗啞無光的現實取而代之。《錦鏽藍田》厲害之處,是在香港人現在耳熟能詳的「保育」、「集體回憶」、「地產霸權」等概念尚未成形之前,就已把這些嚴正的命題繪聲繪影有板有眼畫出來了。假如有天有人上線上綱,這部漫畫很可能會成為攻擊批鬥的對象,因為它觸動了目下社會各種難解的糾結。
2007年香港三聯推出復刻版,印刷顔色偏差頗多,亦即色彩美學的偏差,阿德出國時也不敢帶去見人;而後來的模仿者,恐怕都看錯地圖走錯路了。同年出版的法文版,則印刷比初版更為精良,可惜不諳法文者無緣拜讀,但這版本對歐洲獨立漫畫新生代卻產生了很大的啟發,好像比利時的Brecht Evens深受影響。今年2013年的中文簡體版,顔色印好了,書名卻改壞了﹣﹣《我在屋邨長大》,你當阿德是《我在伊朗長大》的膺品嗎?「錦鏽」的雅致,「藍」的色彩,以及「藍田」的地方性,蕩然無存。
* * * * *
迷幻、荒唐、勁搞笑﹣﹣傅志華《最近的路障》
Editions Litan,台灣,2010
一、一隻「人頭鳥」,偷咬一位美女的腳跟,一位騎士挺身相助趕走怪鳥,怪鳥邊飛邊喊:「吻我!她嘴唇好軟!她嘴唇好軟!」騎士問美女:「牠說的是真的嗎?」然後就吻下去。
二、阿茂整餅,在熱鍋上烤pancake,熱鍋一拋,圓形的pancake拋上夜空,貼在天空上變成月亮,阿茂便從廚櫃拿一盒砂糖出發,門外有架火箭等待升空。
以上情節出自這位居於法國和台灣兩地的François Fléché(取了個中文名傅志華),他畫油畫,也畫壁畫,漫畫首作《最近的路障》(Remblais Récents),書名不明所以然,正好配合書裡荒誕的氣氛。全書不過二十篇單頁漫畫,卻好像一塊小石頭,激起巨大的旋渦,想像力極其驚人。人物常常置於疑幻疑真的場景,時而壓抑胸中的鬱悶一下爆發,時而出現情欲的勾引,時而荒唐的處境產生搔不到癢的笑點;加上桃紅、粉紫、翡翠綠、泥黃等配搭怪異的色調,有時斷頭斷尾像夢樣的情節,讀著卻完全投入畫中的意識流,潛行到想像世界的迷離異域。而這迷離世界終歸是內向的,達至某種不得已的迫切性,書中一篇漫畫正好總結這樣的內部世界:
三、有一晚,我吸進自己的內部,裡面幽暗而不分清事物的邊界;我繼續前行,走廊掛著各種形狀的物件,進入房間,地板發亮,還有螢光的植物;然後另一房間,一對情人在做愛,而隔壁正發生一宗命案,這時突然跑出一匹奔騰的馬,然後我聽到憂鬱的音樂,我隨著音樂一直走,最後到達海邊的懸崖,我別無選擇只好跳下去。
(原載於「動漫基地」網站,2013年11月。)
(寫得不好的)舊文重登 3
教你點入行的實用指南
﹣﹣馬龍《漫畫教坊》
創建出版 (香港),1990
漫畫家點入行?這是年輕人常問的問題。馬龍以多年在報章發表的經驗,談談成為專業漫畫家的門路。
先來基本功:臨摹偷師,培養耐性和恆心,習成技法;再來漫畫格式的摸索:對白氣泡的形狀和閱讀次序,如何構圖,還要雕琢文字,分鏡起承轉合;再到幾種基本題材的改寫練習,還有論及成為政治漫畫家必要的觸覺和道德立場。旁人以為無從入手的技藝,馬龍都能深入淺出說明。書裡特別提到報章基本製版需要,以及編輯選材準則與時機考慮等,讓投稿者不至為編輯增添麻煩。這些行規和投稿秘訣,十分實用,初學者不至錯摸門釘,走寃枉路。
綜觀兩岸三地的報紙及副刊,裡面刊載的漫畫專欄、或利用插畫來豐富版面,香港報紙為之最多。相對來說,香港報紙版面較多利用視覺傳達資訊,不限於純粹文字傳達;同時由於香港地緣政治位置、歷史因素或報業傳統,香港政治漫畫在華人報紙之中亦最為活躍。因此,香港報業長年漸漸培養出薄裝武打漫畫以外的漫畫生力軍,令香港漫畫變得稍稍比前多元豐富。可以說,新聞自由、言論自由,是香港的命根。
* * * * *
日漫強勢,如何本土?
﹣﹣陳仲偉《台灣漫畫文化史》
台灣動漫畫推廣協會 (台灣),2006
本書主要論述1945日治時期結束後,台灣漫畫的發展情況。作者特別對1966-1987年間,台灣實施的「編印連環圖畫輔導辦法」的政治審查制度對台灣漫畫的長遠影響和打擊,作出深入的分析。
陳仲偉指,台灣戒嚴時期,一方面政治(反共)宣傳漫畫及兒童漫畫主導市場,形成「漫畫要有政治功能」、「漫畫要有教育功能」的既定觀念,忽略讀者到底想看甚麼的文化需要;另一方面,1970年代適逢盜版日本漫畫熱潮,盜版商以不法手段避過審查,日本漫畫/成人漫畫,強勢佔據市場,形成台灣本土漫畫的斷層。即使後來解嚴後出版業恢復自由,台灣漫畫在長期積弱及編輯制度尚未成熟下,面對網絡媒體和經濟波動的衝擊,出版水準及銷量依然不敵日漫。2000年後亞洲各地提倡「文化產業」觀念,然而文化是長期積累的,產業則有投機成份,以產業經濟為目的的「文化產業」,其實是本末倒置。故此作者主張漫畫家及出版社必需深切了解自身文化,明白大眾的文化需要,才能闖出新天地。
反觀香港情況,我成長於八、九十年代,中學時期正值港府大力打擊暴力漫畫和色情漫畫,家長老師齊齊向漫畫說不,與此同時,日本漫畫瘋行,我正好踏正香港本地漫畫的斷層。及後在報章媒體或二樓書店發現獨立漫畫家如黎達達榮、利志達、歐陽應霽等作品,才能認真正視漫畫作為創作表達的形式。如今創作多年,愈來愈想追溯前輩走過的路,望能接通上一代人留下來的遺產。
(原刊於「動漫基地」網站,2013年10月)
(寫得不太好的)舊文重登 2
孖寶兄弟藝術大搗亂﹣﹣
Brecht Vandenbroucke 《White Cube》
(Bries, 2012)
兩位膚色桃紅的孖寶兄弟,天生藝術狂,亦癡亦蠻,硬闖藝術館,公然揶揄、耍弄堂皇大師作品,在畫作上塗鴉、刮顔料、強行加「Like」、把展品切割改造甚至狎玩,又一擲千金買下畫作然後毀掉,極盡無賴之能事。兩人搗亂搞鬼,藐嘴藐舌,一方面對美術館藏品表示不敬,同時卻又表現出兩人(或作者)對作品的深刻理解,搞笑之外,讀者還上了一堂藝術通識課,不懂藝術者,看看漫畫,也會心微笑,可謂雅俗共賞。漫畫雖然一般被視作通俗文化,但當Vandenbroucke用漫畫對高雅藝術作出狠狠批評,比認真的藝術評論還更尖銳。
Picasso、Seurat、Matisse、Lichtenstein等等現代大師之作,在Vandenbroucke的塑膠彩下重現,栩栩如生,再透過單頁或兩頁的漫畫故事來整蠱一番,足見這位年輕漫畫家的爆發力。Vandenbroucke可謂前途無可限量,在比利時根特市的Sint-Lucas 藝術學院修業,在Flickr網站發佈作品,每每幾百個Like,他的奇才馬上獲得《紐約人》、《時代雜誌》等垂青,畫插畫不愁無飯開。這位勤快的創作人朝九晚九在工作室開工,精力旺盛,或許現在就是他青春最鋒芒畢露的時期,我們期待下一個階段的轉變之前,最好速速把這本處女作《White Cube》入貨。
* * * * *
青春浪女不回頭﹣﹣
Ulli Lust《Today is the Last Day of the Rest of Your Life》
(Fantagraphics 2013)
1985年奧地利維也納,Ulli芳齡十七,心智早熟,不甘受學校和家人的束縛,終日與一班Punk友混在一起。一天,友人Edi忽然想去意大利流浪,兩個女生身無分文,亦沒有替換的衣服,只帶著一個睡袋,就截順風車出發南下,繞過邊境關卡到達意大利。兩個性格迥異的未成年少女,四處遊盪,餐風飲露,沿途結交各種浪人,偶爾乞點錢,或去妓院騙點生活費。後來兩人受騙而在路上失散,Ulli遭幾個友人強姦,Edi還捲入西西利黑手黨鬥爭的旋渦之中......。
Ulli Lust憑本書獲2011年安古蘭漫畫節「新人獎」,但她其實早已是漫畫壇的中堅﹣﹣素來積極推動紀實漫畫不遺餘力,自2005年架起Electrocomics.com網站提供免費下載,更是當代世界漫畫大本營﹣﹣如今終於交出這本厚達450頁的自傳巨著,確實有種臥龍終於出擊的氣勢:這是非常真實而且誠實的作品,它寫出一個自由的靈魂,如何勇於面對自我和成長的痛楚,亦寫出一個女生,在過往男懽絕對主導的社會裡,如何不屈地活出真我。本書感情深刻而沒有過多的抒情,準繩的自省而沒有過多的辯論,人與地的描寫皆有豐富的細節而不礙敍事。這部佳作今年終於出了英文版,萬勿錯過。
(原刊於「動漫基地」網站,2013年9月。)
(寫得不好的)舊文重登
身體才是主角﹣﹣巴斯提昂.維衛斯《氯的滋味》
積木文化(台灣),2013
法國年輕漫畫家 Bastien Vivès,作品正好出了中文版。《氯的滋味》(Le Goût du Chlore)裡,一位個性害羞的男生,為了治療背痛去習泳,而在泳池裡邂逅一位泳術優秀的女生,兩人自始每星期在泳池裡相見一刻,男生漸漸墮入迷戀,以 及無盡的等待中。Vives擅寫平凡的細節,無微不至,兩位角色沒有名字,讓身體成為主角:水中的手臂一划一伸,腿一彎一蹬,身體一傾一擺,水面水底一浮 一沉,池邊翻筋斗再轉身﹣﹣身體的美,尤勝千言萬語,開始愛上一個人的感覺,寫得非常真。事實上,現年廿九歲的Vivès,十歲起便學習人體素描寫生,繪 畫人體絕對駕輕就熟無難度。
由於繪畫根底極好,修過藝術系及動畫的他,甚至不拘泥於每格畫面的營造,而專注於書寫動 人的故事;他直接用電腦畫板繪畫,常以簡化的筆法略去多餘的畫面,務求達到流暢的叙事,通篇故事在游泳池單一場景發生,幾近耗盡種種分鏡的可能。雖然如 此,但像我喜歡看畫的人來說,這種畫法還未充份發揮Vivès的天份和功力、和漫畫的書本形式的極緻,尤其他電腦著色的效果,未能表現水的透徹、流麗。然 而,《氯的滋味》不過是他出道之作,一出手即獲法國安古蘭漫畫節新人獎,及後還有叫座叫好的《Polina》(亦有中文版),還有正在製作的12集長篇 《Last Man》,實在令人期待。
* * * * *
猶太人的統戰之旅﹣﹣
Sarah Glidden《How to Understand Israel in 60 Days or Less》
DC Comics / Vertigo (美國) ,2010
很難想像,假如中國大陸政府出錢,免費邀請世界各地華人去大陸旅行,跟你介紹神州歷史文化名勝社會政情,會是一件多麼荒唐的事。而原來以色列政府從1994年起,一直在舉辦這種「意識形態統戰之旅」,每年幾萬個名額,讓各國猶太裔年輕人,免費參加十天以色列旅行團,目的是加強各地猶太人的身份認同感。紐約漫畫家Sarah Glidden參加這旅行團後,將所見所聞所想,畫成這部漫畫集。
生於美國的Glidden,一直反對以色列佔領巴勒斯坦,她悉心研讀相關材料,期待出發親身印證。抵達當地,卻因為與旅行團領隊或團友政見和史觀不同,令她不敢提問爭辯,而轉向觀察和內省。腦中的交戰,統統記錄在每一章每一段行程裡,從戈蘭高地、基布茲自治社區、特拉維夫、沙漠與死海,直到耶路撒冷,每段都是一場早作準備的文化衝擊,心結愈來愈難解,有時更在旅途上爆發情緒。到最後她立場有否動搖軟化?她自己也不太確定。
Glidden 水彩畫功簡直得心應手(這是她處女之作,卻已達到非凡水準),用色一流,場景、天色、氣氛的描繪細緻入微,一點也不偷懶或省功夫,讀著猶如親臨其境,當它做一本較為真實和尖銳的旅遊指南,實在也不錯。
(原載於「動漫基地」網站,2013年8月)
訂閱:
文章 (Atom)